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343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第二,明确政府部门、电网企业的权责划分。
这些清洁电是如何交易并消纳的?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清洁能源消纳还需解决哪些问题?柔性消纳绿电送全国2016年,通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实现省间清洁能源消纳3716亿度,相当于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四个直辖市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总和,相应减少标准煤燃烧1.2亿吨,减排二氧化碳2.9亿吨。2016年4月,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汛期西南水电外送集中交易,这是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首次组织清洁能源大规模集中交易。
推进省间电力交易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。四川232家、西藏3家水电企业参与交易,达成交易电量239亿度,减少受端地区标准煤燃烧780万吨,较少二氧化碳排放1946万吨、二氧化硫排放58万吨。有业内人士预判,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,弃水、弃风、弃光问题将很难缓解。因此,尽快启动和加快建设西部、北部能源基地特高压送出工程,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能力,增强华中地区省间联网能力,成为当务之急。记者调查了解到,在当前电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,各地政府不乏对省间交易进行行政干预行为。
在电力交易过程中,打破政府间壁垒,放开省间优先发电权,建立有效的市场交易机制至关重要。作为省间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,一方面,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努力研究、呼吁、推动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的一系列机制的出台和完善,为清洁能源消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;另一方面,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从工作本身出发,完善交易平台的各项功能,建立省间交易中长期合约机制,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交易中来,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交易服务。阿特斯、保利协鑫、晶科能源、韩华新能源、天合光能陆续宣布,多晶组件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。
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采访时说,下半年没有领跑者项目后,就是真正拼实力了。国内领跑者计划技术指标,如果定多晶270瓦,单晶至少应该定为285瓦,这才能称之为领跑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行业专家指出,在国内大规模光伏应用市场上,促进光伏早日平价上网,市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,促进更多的技术路线进行竞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即将推出的超跑计划再次成为热议话题。短短一年的时间,单晶在全球的占比已从之前的不足10%飙升至20%以上。
考量每种技术路线的性价比,单一的技术指标有其局限性。近日,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专家表示。邢国强强调,多晶黑硅技术推广以及多晶金刚线的使用,在降本上仍有巨大的空间,阿特斯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未来一年内就可见效。除中国市场外,在全球光伏市场,主流仍然是多晶产品,多晶占比至少在97%以上。
吕锦标表示,市场若有单晶需求,不会重复投资行业现有的常规直拉单晶产能,而是通过多晶铸锭设备热场改造生产单晶,效率相当而成本比直拉单晶低很多。有行业专家预计,2017年多晶硅扩大的速度将取决于黑硅以及金刚线切割制程的推广速度。从2015年6月,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1GW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获批,到2016年5月,第一批、第二批5.5GW的领跑者基地名单公布,总计6.5GW领跑者项目市场规模,引发了各路光伏企业的竞相角逐。领跑者计划的初衷在于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升级,但根据彭博财经对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,2015年底单多晶行业平均效率水平分别在17.1%和16.1%,对于领跑者计划中单晶17%的效率要求,几乎大部分普通单晶产品均可轻松入围。
据悉,超跑计划意在通过建设超级领跑者基地的方式,扶持已具备规模量产能力、但产能尚未释放、代表先进技术的光伏产品规模应用,且每个基地的规模都是GW级,规模十分可观。阿特斯技术副总裁邢国强向记者介绍,实事求是地讲,在自由市场竞争的环境下,单晶在性价比上仍不能与多晶PK。
彭博社:单晶领跑者标准更宽松竞争本是一件好事情,可以促进技术进步、成本下降,早日达到光伏平价上网。该标准一出,随即引发了延续至今的单多晶之争口水战。
有关单多晶之争从未停歇。政府希望给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内先进技术企业,提供一个23年的持续市场发展空间。领跑者计划对先进技术产品指标规定,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6.5%和17%以上。受此利好影响,众多单晶企业扩大产能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。那么,单多晶指标设定依据是什么?经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,2015年3月25日,工信部发布《2015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,参照的是2013年单多晶技术生产标准,该规范条件规定单多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%和15.5%。相关数据显示,在领跑者示范基地与领跑者项目中,高效单晶占比不足20%,普通单晶线成为主流
结果显示,425座太阳能电站中,30%建成3年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;由于组件的质量问题有些建成3年的电站设备衰减率甚至高达68%。4、天津某分布式:光伏组件自燃2013年9月,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的屋顶电站项目发生火情。
更多的光伏质量问题虽然没有酿成安全隐患,但也严重扰乱了市场,伤害了电站业主和消费者的利益。鉴衡认证曾对国内32个省市,容量3.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所用组件进行检测,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,衰减,隐裂,蜗牛纹等一系列问题。
消防局共出动了100多名消防员,花了约35分钟才扑灭大火,幸运的是,该事故没有人员伤亡。2、苹果公司:组件不耐高温引起火灾?2015年5月,苹果公司一直引以为傲的位于亚利桑那Mesa的工厂屋顶突然起火,现场浓烟四起,光伏组件被烧毁。
火灾报警后未联动排烟风机,烟气弥漫,后消防车出动降火扑灭。凡此种种,是影响光伏产业健康、有序发展的毒瘤,必须及时重视、尽快清除。当天当地气温达到33摄氏度,这可能是导致火灾的因素之一。光伏电池组件居然会自燃?那还敢用来发电么?组件质量隐患可不仅仅是少发几度电的问题。
65万块啊,这么多的质量隐患电池板,等于是在多少个屋顶上装上了定时炸弹啊?上述六个因为光伏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的严重问题,相对来说是比较极端和典型的。据媒体报道,起火点似乎是装货码头仓库对面大楼的屋顶光伏组件,这批组件是美国碲化镉薄膜企业FirstSolar的产品。
5、德国慕尼黑:自燃,又是自燃!2012年6月,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某光伏发电站的太阳能组件发生自燃,燃烧现场惨不忍睹。光伏产品质量要保证25年,不是一两年的事,光伏质量问题需要及早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得以解决。
3月1日下午4点左右江苏省内多个城市相继出现8级左右大风,气象灾害面前,光伏质量问题瞬间爆发!上图是某地光伏电站在大风之后的惨状,一片废墟拷问着电站的设计质量、安装质量、支架质量等一系列问题。6、荷兰光伏电池板:质量不过关,火灾频发荷兰食品与消费品安全管理局(NVWA)发布报告称,荷兰ScheutenSolarSystemsBV公司生产的Multisol牌太阳能电池板自2009年8月在欧洲市场销售以来已引发15起火灾,目前该型号电池板已售出65万块,起火点在板与板的连接处,老化的电池板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即容易起火。
位于公馆的自来水园区于下午2点左右失火,经勘查发现是园区内的屋顶型太阳能板起火,起火原因初步判断是过热导致电线起火,光伏电缆、电线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。据了解,起火点发生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一个电控箱处,恰巧是一个防烟楼梯的正压进风口,导致室内烟气倒灌。甘肃某10MW光伏电站,抽检发现高达58%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。借着3.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华夏能源网特别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,让我们看看那些质量问题事故:1、江苏某地:风吹电站变废墟2017年3月1日中午,江苏气象台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。
这些问题怎么办?谁来负责?质量隐患不容忽视。尤其是最近几年,中国光伏行业大干快上,装机猛增,再加上投资门槛不高,市场监管和标准成熟度不够,一些不良厂家趁机将降解、拆卸、低质组件以次充好,更有一些电站投资商为了降低成本,也给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留下缺口!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质量问题将会大量显现,很可能在三五年后就进入高爆发期!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曾走访了西部大量电站,发现很多电站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着大量问题。
面对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,谁来管?光伏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光伏市场环境如何才能保持洁净?这都拷问着光伏行业从业者的良心。这些质量安全问题,苹果公司为何都没有考虑到?3、台湾某屋顶光伏:太阳也能晒出火?2016年7月27日,台北市出现摄氏38.5度高温。
当地消防初步确认,起火原因为天气过热引发楼顶防水层和光伏电池组件的自燃。例如,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检测发现,新疆某8MW光伏电站3178块光伏组件中红外成像抽检2856块,其中19%存在虚焊热斑效应。
发表评论